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癌症預防勝於癌症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可以用在很多事物上,當然也包括癌症預防勝於癌症治療,而真正能夠做到癌症預防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實現。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在中研院舉辦的「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第12屆國際研討會」上,發表「後轉譯的醣化─挑戰與機會」專題演講。翁院長在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在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中顯示,攝護腺癌肺癌、大腸癌、卵巢癌及乳癌這5種癌症,它們有一個共通點是都有一種非常特別的醣分子結構Globo-H,在未來有可能會製作出分子疫苗預防,這對癌症預防會有所幫助。

翁院長進一步表示,人類本身有一半以上的蛋白質外圍會被醣分子包圍,而「聰明」的病毒也會懂得利用醣分子來包住自己,進行偽裝,讓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無法辨識,翁啟惠院長的研究首度發現,如果除掉醣蛋白上不需要的醣分子,只保留核心的醣分子及蛋白質,並不會影響它的結構,而且有助於找出真正的抗原。

翁啟惠發現,攝護腺癌、肺癌、大腸癌、卵巢癌及乳癌這5種癌細胞表面的醣分子,是非常特別的醣分子名叫Globo-H,這種醣分子在正常人身上是找不到的,它只有在癌細胞上出現,如果使用分子疫苗預防,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就可以辨識出這些外來異常的細胞,免疫系統就可發揮其功能把這些癌細胞直接清除,進一步做到預防癌症的發生。

翁啟惠最後補充表示,攝護腺癌、肺癌、大腸癌、卵巢癌及乳癌這5種癌症,雖然在理論上說是可以製作出預防性的疫苗,然而它還必需要經過在人體試驗這個流程來證明,因此要真正能製作出預防性的疫苗,還需要一段時間。
詳閱全文...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認識鼻咽癌、鼻咽腫瘤

鼻咽癌 (NP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偏向「地區性」的癌症,主要原因是鼻咽癌或鼻咽腫瘤在世界的某些地區及區域,例如東南亞和非洲,鼻咽癌的患病比率要較其他地方來得多,一般認為這是跟地區內的飲食習慣及遺傳因素有很高程度的關聯。經常食用醃製類的食物如鹹魚、醬菜等,罹患鼻咽癌或鼻咽腫瘤的危險機率會大為提高,據香港的腫瘤醫學研究報告顯示,食用廣東鹹魚與鼻咽癌發生的相關程度非常明顯,其主要原因是,這些醃製類的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質亞硝胺或致癌前驅物。

鼻咽癌在微觀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 keratinizing 型,非 keratinizing 型以及未分化型;而假如家族內若有人曾經罹患鼻咽癌的話,則家族內其他成員的罹患鼻咽癌機率也會相對的增加,特別是一等親的直系親屬,更應提高警覺。

鼻咽癌與一般位於頭、頸部的癌症之最大不同點是,鼻咽癌的好發年齡層比較低,通常是在 40 -50 歲這個人生階段,而非常不幸的是很多人在這個年紀時,很可能正處於事業上升階段甚至是顛峰期,因此其地位可能對整個社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而在家庭方面更應該是家中經濟的支柱,如果這時候受到鼻咽癌或鼻咽腫瘤的威脅,造成的後果將會是相當嚴重的。

鼻咽癌的發病部位在鼻咽腔或上咽喉部,是屬於一個比較深入及隱密的位置,相當不容易檢查,因此鼻咽癌的病患往往發現頸部有異狀或出現腫塊時,才會進行一些檢查的動作,但事實上此時的鼻咽癌已經轉移到了頸部,治療起來就會相對的比較困難。所以定期的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最基本的原則。

奇美醫院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
詳閱全文...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該如何預防肝炎轉化成肝硬化或肝癌?

肝炎的預後普遍來說是良好的,舉例來說,患了急性肝炎的人應該都可以很快的恢復,不致於會轉化成肝硬化肝癌,然而的確曾有B型肝炎的患者因為長期不癒,漸漸的轉化成為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在國外也有報導指出,慢性B肝表面抗原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機率比非帶原者高出200倍之多。95%以上的原發性肝癌病人是由慢性B肝表面抗原帶原者演變而來的。

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的是,少數患B型肝炎的患者,為什麼會轉化成為原發性肝癌呢?事實上它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完全被弄清楚,所以亦沒有很有效的方法加以預防。但有部份學者的見解是既然B肝病毒是源頭,那麼預防B型肝炎應該有利於降低肝癌的發生率;然而持相反看法的科學家卻認為,導致肝癌的原因有非常多而且複雜,B肝病毒只是導致肝癌的原因之一而已,因為許多人感染了B肝病毒,卻只有一部分會轉化成為肝硬化,原發性肝癌的人只是少數。

預防治療B型肝炎固然非常重要,可是採取單一的預防措施卻未必能夠解決問題,比較好的做法是透過綜合的預防措施來防止B型肝炎慢性化,從而降低肝癌的發生率。舉例來說B型肝炎患者應該要儘早治療,並避免使用會對肝臟造成損害的藥物;避免有害的物理因子刺激,例如減少X光和放射性物質對肝臟的照射;必需減少和儘早治療各類型的感染,避免各種傷口和手術,麻醉、手術傷口都會對肝臟功能恢復有負面的影響,必要時應儘量選擇在肝功能恢復後再進行手術;不要飲酒,特別是嗜酒。

至於轉化成為原發性肝癌的原因就更加複雜了,除了病毒的因素外,食物中所含的黃曲黴素、飲用水中超量的亞硝胺,密切接觸某些金屬,如鉑、銅、鋅等,都與導致肝癌的發生有關係。

除此之外,肝癌的發生也跟身體的免疫力有關係。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細胞會經常發生癌變,有可能會形成癌細胞,但人體的免疫系統本身有消除這些癌細胞的能力,使人體不會發生癌症。然而當人體免疫力降低時,免疫系統有可能無法完全消除這些癌細胞,就很容易會發生癌變。因此,增強體質,增強自身的免疫力,也是防止肝癌發生的積極作為。B型肝炎的患者必需要有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飲食應該要清淡,並且要有足夠的維生素及蛋白質,起居作息要有規律,加上適當的運動量,及保持樂觀的心情等,這樣可以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對預防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會有所幫助。

奇美醫院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電腦刀治療肝腫瘤案例分享
詳閱全文...

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肺癌初期的可能症狀切不可輕忽,拖延只會影響肺癌治療的結果

肺癌」這個話題近日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討論,主要原因是副總統蕭萬長先生接受肺癌治療手術。據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馮瑤指出,肺癌這種癌症在初期是很難被發現的,它有可能會以「肺結節」現象來呈現,故民眾切勿因諱疾忌醫而不去面對及處理,否則很可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憾事。

馮瑤主任指出,有一個案例是一名四十歲的施先生,無不良嗜好,剛找到一份新工作,在接受健康檢查時,發現肺部有一個二公分的小結節,經接受進一步胸腔鏡檢查後,證實是早期肺癌,馬上接受胸腔內視鏡手術切除肺癌,二星期後重回工作崗位。另一案例則是一位五十二歲的吳先生,在健康檢查時也發現肺部一個二公分的小結節,因為不知是何病變,又不具任何症狀,且因恐懼手術治療而採取觀察追蹤,約半年後發現結節增生至三公分,再接受手術治療,證實也是肺癌,但已轉移至縱膈腔淋巴結,變成第三期肺癌,使肺癌治療效果大打折扣,令人扼腕。

馮瑤主任進一步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國民所得提高,民眾的健康意識抬頭,所以健康檢查逐漸受到重視,在許多接受健康檢查的人士中,偶然會發現一些肺部陰影或結節,他們立即會面臨的問題是不知如何面對這種檢查結果的疑慮與惶恐。像副總統蕭萬長先生就面臨同樣的問題,經過醫療團隊的討論後,當機立斷的接受手術,其後證實為肺癌第二期,經肺癌治療後很快便可以出院。

所謂的「肺部結節」,指的是小於三公分之肺部陰影,它可以是良性的病變,如肺結核、器質性肺炎、血管瘤、過誤腫等等,然而三分之二以上都可能是所謂的早期肺癌。在台灣,惡性癌症二十五年以來一直處於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之首,而肺癌也一直位居於癌症病患的前三名,就算以性別來區分,其結果也相同。一般相信肺癌患者多有吸煙或因二手煙所致,但有更多的案例,則是肺癌患者完全沒有吸煙史,特別是婦女族群,換句話說除了吸煙,還有許多未定的原因會導致肺癌,例如廚房內的油煙、空氣污染、身心壓力、飲食失調等等。

馮瑤主任表示,在過去要診斷早期肺癌是相當困難的,因為肺癌本身並沒有症狀,或者症狀本身沒有特異性,或僅輕微咳嗽而已,雖然使用胸部X光檢查及痰液細胞檢查,可以發現較早期的癌症,然而其檢查之敏感性及特異性仍屬偏低。而在台南地區,肺癌患者被發現時多為第三、四期,早期的肺癌檢出率僅約 15% 左右,也就是說 85% 的患者疏於健康檢查或是不敢積極就醫,當症狀明顯時再就醫,已是晚期肺癌,治療上會相對的果難許多。如此的結果促使五年的存活率下降到約二成,第四期肺癌的平均存活率則僅一年,讓人感到非常遺憾。

馮瑤主任說,要達到良好的肺癌防治效果,除了民眾要有良好的健康意識外,還需要良好的醫療團隊,及定期醫療檢驗設備與先進的技術來配,像奇美醫院為提供病患良好的肺癌防治,設立有完整的「肺癌治療團隊」,及先進的醫療檢查設備,如螺旋狀六十切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正子造影、立體定位電腦刀放射治療技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支氣管支架、胸腔鏡肺葉切除技術、光動力刀等等。

「肺癌治療團隊」縱向的合作單位包括主治醫師、研究總醫師、住院醫師、專責護理師、及加護病房主治醫師等,再加上密切合作的橫向單位,如胸腔內科、血液腫瘤科、介入性放射診斷科、分子生物科、放射腫瘤科、社工部門、營養部門等等。各部門一同定期召開討論會議、檢討會,討論完善的治療方式,並配合專責個案管理師,從診斷到醫療方式的選擇、後續追蹤服務,都有完善的計畫,務求病人的安心,及提升治療效果,以消除病患面對惡性疾病時之惶恐與不安。

馮瑤主任提醒民眾,肺癌不易有早期症狀,而癌症倍增率很快,約一百天大小即可倍增,其他如乳癌或是大腸直腸癌約四百天,且容易於轉移。

最後,馮瑤主任對對肺癌的防治提出四點建議:

  一、四十歲以上的民眾最好每年接受螺旋狀低劑量電腦斷層,以期發現可能是肺癌之早期結節;
  二、一旦發現肺結節,經過評估,不可諱疾忌醫,醫師會依病人情況採取適當處置,現今的胸腔內視鏡手術為低侵襲性,不需切斷肋骨,傷口小,不如想像中的可怕,像新式光動力刀雷射治療,可專治不適合手術之中央型早期肺癌;立體定位電腦刀,可治不適合手術病患之早期週邊型肺癌
  三、選擇具有完善醫療團隊的醫院,癌症的治療絕非一個醫師的治療,完整的團隊可以幫助病患選擇最適合的檢查方式及治療方式;
  四、肺癌並非絕症,早期診斷,早期手術,仍是治癒肺癌的唯一機會,千萬要注意。
詳閱全文...

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肺癌治療方式的選擇

肺癌治療進行前需要考慮的是肺癌期別、肺癌患者的體能狀況、可切除性 (如肺癌患者本身肺功能與分期)、可手術性 (肺癌患者整體生理狀況能否接受手術)、治療的意願及經濟因素等等。肺癌治療選項一般來說是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可能是單一療法或是混合的方式, 視乎癌症的類別與期別而定。

在肺癌期別上,若是屬於第一、第二期,大多數會採用開刀手術的方式來治療,而開刀手術也確實是這階段肺癌的最佳治療方式,因為只有當肺腫瘤可完全被移除時,手術才會對肺癌患者有所幫助;而當肺癌到了第三期,只有約有 30% 的肺癌患者是可以進行開刀手術來治療的;而當肺癌到了第四期,則大多只能進行化學治療或加上放射治療。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根據台灣的統計數字來看,台灣的肺癌患者,在被診斷出罹患肺癌時,有 50% 是已經屬於第四期的病例,根本無法採用開刀手術的方式來治療,因此實際上只有不到 20% 的病例是可以採用開刀手術的方式來切除肺腫瘤的。

使用手術切除的方式來治療肺腫瘤,其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還是在於肺腫瘤所處的位置。但如果無法移除所有的癌細胞的話,那麼,開刀手術不但讓肺癌患者冒更大的風險,對延長他們的壽命或提高生活品質,事實上都沒有太大的幫助,所以,進行肺癌手術前的評估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肺腫瘤如果屬於非小細胞癌,而且也沒有擴散到其他部位,只切除一或兩個葉肺就可以,再加上病人心肺功能不錯的話,簡單來說,就是要好處大於風險時,才適合動肺癌手術。

依據肺腫瘤不同的情況,肺癌手術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楔型切除術,就是說當肺腫瘤的體積仍處於較小的階段,手術的過程只切除肺腫瘤本體及一小部份其周邊的肺部組織;假如肺腫瘤的面積比較大時,則會採用第二類的肺葉切除術,在每個人的肺部兩側,左側有兩個肺葉,而右側則有三個肺葉,當肺腫瘤的影響範圍較大時,就會採用肺葉切除的方式來治療肺癌;假如很不幸的肺腫瘤已經大幅擴散,這時候就必需要用第三類的肺切除術,把單側的肺部整個切除。

除了開刀手術治療外,肺癌治療的另一種方式是採用化學治療,化學療法簡稱化療,也就是用化學物質來治療癌症,由於癌細胞的增長速度要比正常的細胞來得快,而抗癌藥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阻斷細胞分裂的機制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例如有的藥物可以抑制去氧核糖核酸 (DNA) 複製。化學治療的藥物一般都不只針對單一目標,因此它也會同時殺死正在進行細胞分裂的一般細胞,因而傷害常需要進行分裂以維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組織及細胞,例如毛髮基部細胞和腸粘膜細胞,從而使病人常有脫髮及噁心嘔吐等癥狀。

另一種治療肺癌的方式是放射治療,放射治療是採用高能量的放射線,它會在細胞核的 DNA 中進行作用,因 DNA 本身的功能是掌管細胞生命,當 DNA 受到放射線的破壞後,會讓細胞無法正常的發展,或者是讓細胞失去原有的功能,再進一步的把這些細胞殺死。當然在進行放射治療的過程中,部份的正常組織也一樣會被殺死,但請不要擔心,DNA 在被破壞後是會自行修復的,重點是正常組織的修復能力會比腫瘤組織的修復能力來得好,所以只要在放射治療進行時,把時間和劑量調整好的話,就可以達到去除腫瘤細胞的目的。

至於奇美醫院引進的電腦刀 (CyberKnife) 肺癌治療法,則是一種革命性的癌症、腫瘤治療設備,有別於過去接受傳統放射治療的肺癌患者不多不少會出現如嘔吐或食慾不振等不舒服的情況,電腦刀 (CyberKnife) 肺癌治療法的副作用相對的低很多,而且在接受肺癌治療的過程中,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不需要辦理住院,這對很多肺癌患者而言,的確是一個福音。
詳閱全文...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攝護腺癌問與答

1.問:台灣的攝護腺癌發病率情況是如何?

答:台灣的攝護腺癌發病率近幾年持續的增加,先以西方國家的數據來說,像美國的攝護腺癌發生率高居男性癌症之首,而死亡率則位居癌症第二位;而國內根據國民健康局九十四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攝護腺癌名列男性十大癌症之中,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23.39 人,居於第五位;死亡率 7.86,則居於第七位。如果比較九十年至九十四年數字,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約 13%,顯示漸趨流行。

2.問:攝護腺肥大會不會轉變為攝護腺癌?

答:攝護腺肥大是中高年齡男性常見的疾病,它可能會引起排尿困難等症狀,然而攝護腺肥大是屬於良性疾病,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攝護腺肥大可轉化為攝護腺癌,但是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兩種疾病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3.問:接受攝護腺肥大手術後為什麼還會發生攝護腺癌?

答:攝護腺肥大主要發生在尿道周圍,而外圍區的正常攝護腺組織被擠壓,會變成膜狀的物體,在醫學上稱之為攝護腺外科包膜。攝護腺肥大的手術是在外科包膜之內將肥大的攝護腺切除,外科包膜會被保留下來,也就是說保留了攝護腺的外圍區。因此攝護腺肥大手術並沒有將攝護腺全部切除,而是保留了一部分。保留的部分剛好是攝護腺癌的好發的位置。很多人會問的是為什麼不把攝護腺全部切除而免除發生攝護腺癌的風險呢?如將攝護腺全部切除的話,手術後會有很大的機率出現像性功能障礙這樣的後遺症,有些人也可能會出現小便失禁的情況,這些後遺症都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攝護腺肥大的發病機率要比攝護腺癌高出很多,如果把攝護腺全部切除,對於攝護腺肥大的患者來說是非常不值得的。正因為攝護腺肥大手術保留了外科包膜,術後幾乎不會發生性功能障礙和小便失禁等情況。所以攝護腺肥大在動了手術後,不僅可能出現攝護腺肥大復發的情況,發生攝護腺癌的風險仍然存在,故需要定期複查,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4.問:攝護腺炎會轉變為攝護腺癌嗎?

答:攝護腺炎主要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大部分為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僅少部分為細菌性攝護腺炎,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的發病機制仍不清楚。雖然攝護腺癌的發病機制不清楚,但有很多事實證明它與雄性激素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到目前為此,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攝護腺炎會轉化為攝護腺癌。

5.問:為什麼會發生攝護腺癌?

答:攝護腺癌真正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在醫學上還不很清楚,攝護腺癌通常會發生在中高年齡的男性身上,年紀越大則發病率越高,年青人幾乎不發病,中年人發病也屬少見,睾丸發育不全或沒有睾丸的人(例如中國古代皇宮裡的太監)不會發生攝護腺肥大,也不會發生攝護腺癌,這說明攝護腺癌與男性睾丸和男性激素(雄激素)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此外攝護腺癌發病率在不同種族中有很大的差異,據統計在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的人發病率會比較高,這說明攝護腺癌與遺傳也存有一定關係。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攝護腺癌還與生活水平和生活習慣有關,生活水平越高,飲食中脂肪、蛋白質及膽固醇成分越多,則攝護腺癌發病率就越高。

6.問:為什麼攝護腺癌大多是晚期才被發現?

答:這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民眾普遍對攝護腺癌的認識和重視不夠,以台灣目前的醫療技術和水準來說,做到早期發現和治療攝護腺癌是完全可以的。然而攝護腺癌在早期並沒有任何症狀,故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如果不是去看泌尿科專科醫師的話根本很難被發現罹患攝護腺癌。在一些先進國家,攝護腺癌相關的檢查已經列入中高年齡男性健康檢查的基本項目之一,台灣目前還沒有完全做到這一部份。如果 50 歲以上男性及曾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的 40 歲以上的男性,每年進行兩次有關攝護腺癌方面的檢查的話,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早期發現的。

7.問:攝護腺結石與攝護腺癌有關嗎?

答:在健康檢查時,經常有檢查報告顯示攝護腺結石或鈣化。市面上很少看到有關攝護腺結石這方面的書籍,但許多細心的人經常為攝護腺結石或鈣化而顯得憂心忡忡。特別是老年人,攝護腺肥大加上結石,會讓人加倍緊張。其實攝護腺結石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它們位於攝護腺的腺管中,不會成為大結石,既不影響排尿,也不會導致攝護腺癌。

8.問:攝護腺癌可以預防嗎?

答:醫學上的腫瘤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發現了大量與腫瘤有關的基因,還弄清楚了這些基因的分子排列順序和在染色體上的具體位置。還發現不少具有促進或抑制腫瘤發展的因子(腫瘤生長因子、血管生長因子、腫瘤壞死因子等),從而開發出了一些針對分子靶點的特異藥物。另外也確認了一些與腫瘤發生有關的因素,如黃曲黴素與肝癌有關,吸菸與肺癌和膀胱癌有關,男性激素與攝護腺癌有關。但是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涉及到內在遺傳、外在影響因素以及內外因素的相互作用等許多環節,對於弄清楚腫瘤發生的確切原因、過程和機制還有一大段路要走,所以對於腫瘤的預防,目前尚無切實有效的具體措施。減少男性激素可能有助於預防和減少攝護腺癌,但有引起性功能障礙的後遺症,比較不切合實際。控制飲食中蛋白、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增加豆類食品和蔬菜,尤其是蕃茄,可以降低發生攝護腺癌的風險,但這必須是早期實施和長期持續的飲食習慣,而非一朝一夕的短期問題。因此對攝護腺癌目前還沒有確實可靠和簡單可行的預防辦法。

奇美醫院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
詳閱全文...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攝護腺癌形成的七個可疑原因

攝護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提升,其發病率有明顯的地區性的差異,其中以歐美地區的攝護腺癌發病率較高,據統計數字顯示僅次於肺癌,攝護腺癌在男性是癌症死亡的第二位。我國在較早之前的攝護腺癌發病率是在較低的水平,但由於人口高齡化,近年來發病率的收據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由於對攝護腺癌的診斷方法的不斷改進,如酸性磷酸酶的放射免疫測定,攝護腺液的乳酸脫氫酶的測定,經直腸的超聲顯像,CT 檢查以及攝護腺穿刺針改進等,使攝護腺癌得以早期被診斷出來,也使攝護腺癌的發病率有所增加。

攝護腺癌 98% 為腺癌,常從攝護腺萎縮的外圍部分發生,大多數為多病灶。攝護腺癌的病理檢出率和經驗臨床上的發病率有很大差異,下面為攝護腺癌形成的七個可疑原因介紹:

1. 環境因素會提高攝護腺癌的發生幾率,環境中的鎘污染尤其要特別注意。

2. 地區因素如美國人的攝護腺癌的發生率一直處於高水平,其中又以非裔最高,而亞洲地區則普遍較低。

3. 感染因素如長期、慢性的細菌或病毒的感染,會大大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機會。

4. 飲食因素是其中一項重點,如果你日常飲食中,攝取大量含有飽和性脂肪酸的食物,那就要注意了,因為飽和性脂肪酸是攝護腺癌的誘發劑。

5. 荷爾蒙因素是指絕大部分的攝護腺癌細胞表面有男性荷爾蒙的接受器,而失去男性荷爾蒙的刺激,攝護腺癌細胞就會萎縮退化。換句話說是男性荷爾蒙分泌量越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會也會相對提高。因此,從小被閹割或睾丸發育不良的人基本上是不會得到攝護腺癌的,但是相信沒有男性願意用這種代價來換取自己遠離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

6. 年齡因素是年紀越大,發生攝護腺癌的機率也會相對的越高。

7. 遺傳因素在於家族中曾有罹患攝護腺癌的人,得攝護腺癌的機率就比一般人高;據統計,約有 9% 的攝護腺癌患者是有家族病史的。


奇美醫院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癌症可望擺脫絕症之名

癌症治療在研究上有了重大的進展,中央研究院與國內幾支醫學院研究團隊,首次發現透過控制人體的抑癌基因p53,可以影響癌細胞轉移的新機制,這個領先全球的新發現,對於預測癌細胞轉移的準確率有很大的提升,換句話說它開闢了預防並治療人類癌症方面的一條新路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對於包括如肺癌、乳癌等惡性腫瘤,可能可以在適當的施予藥物之情況下,擺脫絕症之名,而稱之為慢性疾病,這項研究的成果,受到國際上非常大的關注,並且獲得刊登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之上。

這項症治療的研究,是由中央研究院與台灣大學、成功大學及國防醫學院等研究團隊共同參與的,它們經過長達四年的時間,取樣79名肺癌患者的研究結果,率先揭示人類體內抑癌基因p53影響癌細胞侵襲、轉移的新機制,據這篇學術論文的第一作者、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王書品表示,p53是屬於一種相當重要的抑癌基因,根據研究發現p53與人類一半的癌症有關,p53會改變一種叫做slug蛋白質的穩定性,當p53表現正常的時候,它會讓這個slug蛋白質處於不穩定的狀態,這使得癌細胞不容易侵襲跟轉移;反之一旦p53出現突變,就會讓slug蛋白質處於穩定的狀態,因此細胞內如果累積過多的slug蛋白質,就會促使癌細胞侵襲和轉移,同時也會讓癌症患者的存活期跟著縮短。

有了這項重大的突破,王書品樂觀的認為,日後在預測癌細胞轉移機率的準確度會提高許多,而且除了肺癌之外,其他如大腸直腸癌及乳癌有相同的轉移機制 ,未來可能可以在適當的施予藥物之情況下控制p53和slug,讓癌症擺脫絕症之名,而稱之為慢性疾病。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攝護腺癌治療的新方法-電腦刀放射手術

攝護腺癌已成為台灣男性最普遍的癌症,並且是導致男性死亡的第二號癌病殺手。由於台灣診斷技術的進步,診斷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也逐年增加,同時因攝護腺癌死亡的個案,近十年來則增加了40%以上,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攝護腺癌大多數是發生在中高年齡男性的身上,它跟攝護腺肥大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但由於攝護腺癌和良性的攝護腺肥大在早期幾乎無法區分,且兩種病卻又常同時存在,故攝護腺癌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被忽略。

攝護腺癌是屬於一種惡性腫瘤,當它侵犯或阻塞到尿道膀胱頸時,會讓患者產生類似下泌尿道阻塞或刺激的症狀,情況嚴重者則可能會出現急性尿、血尿、尿失禁、尿流間斷或微弱、排尿時有痛感及燒灼感、射精時疼痛、血尿或精液裡有血等症狀。攝護腺癌也常會轉移至骨骼,引起骨頭疼痛、骨折或是脊椎神經壓迫方面的症狀。事實上有許多患者是先出現以上的症狀,到醫院求診時經病理切片檢查,才發現是罹患攝護腺癌所造成的症狀。

攝護腺癌的診斷通常是由專科醫師施以"直腸指檢",也就是經肛診去感覺攝護腺是否有硬塊或結節的現象;另一種診斷攝護腺癌的方式是經由血液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及攝護腺酸性磷酸(PAP)的數值。一般來說,罹患攝護腺癌、良性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感染的男性,血中的PSA值都有可能會升高,如果檢驗結果懷疑可能是癌症,患者最好再進行切片檢查,因為確定惡性的腫瘤(癌症)唯一方法,還是必須透過病理切片檢查的。

目前在治療攝護腺癌比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根除性治療:攝護腺切除手術可根除所有攝護腺內的癌細胞。適合手術的為較早期的攝護腺癌患者,即T1期及T2期或輕微之T3期的攝護腺癌患者。根除性切除攝護腺癌,必須拿掉全部攝護腺,骨盆腔的淋巴腺、貯精囊及部份輸精管,手術死亡率雖低,但其後遺症是大多數的患者在術後會有性功能障礙及尿失禁等情況。

  2. 荷爾蒙治療:腫瘤已侵犯到攝護腺包膜或臨近器官期別為T3、T4時,開刀手術較不適合,可採用荷爾蒙治療,它是去除體內的男性賀爾蒙,一旦少了男性素,癌細胞就會萎縮甚至消失,有85%左右的病人血中PSA值大約可在一個月左右降至正常值,但相對的也會有性功能障礙的問題,且如果平均一年半至兩年後癌細胞又復發的話,賀爾蒙療法就無法再派上用場了。

  3. 放射治療:放射線治療是攝護腺癌患者另一種治療方式,多用於不能接受開刀的病人。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是利用放射線破壞癌細胞,並抑制癌細胞生長及分裂,療程約需30-40次的照射,治療療程仍是有副作用與不適感。放射線療法亦是局部治療,只能殺死治療區域的癌細胞。對於廣泛性攝護腺癌患者,放射線治療可能只是用來減輕疼痛或其它問題的方式。
目前對於局部未轉移攝護腺癌,有新的放射治療方式是採用電腦刀放射手術來治療局部腫瘤,電腦刀放射手術是結合放射治療與開刀手術的優點,並克服它的缺點研發而成的,其原理是透過高效能電腦控制的機器人手臂,將高劑量的放射線精準的打在腫瘤上,因機器人手臂有六個活動靈的關節,能夠產生1560個投射方向,從而避開腫瘤附近的重要器官,因此可以將副作用降到最低並減少正常器官功能的受損,治療過程不需開刀,約3-5次的治療即可達到攝護腺切除手術的效果,對於較早期T1期及T2期或輕微之T3期的攝護腺癌患者而言,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至於攝護腺癌有侵犯臨近器官的病患,則可配合臨床醫師與電腦刀團隊醫師的合作,以電腦刀放射手術再配合其他療法,達成對病患最佳的攝護腺癌整合性治療。

攝護腺癌的分期如下:
  • TI期:臨床上無法檢查到的癌,又可分Tia與Tlb,惡性細胞少於5%者為TIa,惡性細胞多於5%則為Tlb。
  • T2期:腫瘤局限在攝護腺之內
  • T3期:腫瘤侵犯到攝護腺莢膜
  • T4期:腫瘤侵犯到鄰近的器官
  • N+期:已有淋巴轉移
  • M+:已轉移到遠端器官
攝護腺癌如果是早期發現的話,其治癒率可達約90%,但末期患者五年存活率只有約10%,過去的攝護腺癌病患經治療後,常會發生性功能障礙(性無能)或小便失禁等後遺症,而電腦刀放射手術治療的新技術,可以降低這些問題的發生率,一般攝護腺癌復發率高,所以治療後的追蹤極為重要,必須定期回診,確定癌症是否復發。追蹤檢查包括X光攝影、骨骼掃瞄、電腦斷層攝影或核磁共振攝影、血液以及尿液檢驗和其它的實驗室檢查。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認識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或稱前列腺癌)是出自攝護腺惡性腫瘤,攝護腺是屬於男性生殖系統的一個腺體。若其中有細胞的基因突變而導致增殖失控,就成為癌症。惡性細胞除了體積擴大或侵犯鄰近器官外,也可能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尤其是骨頭和淋巴結。

攝護腺癌發病遍布世界各地,發病率各地不同。全世界最高的發病率在美國,其次是歐洲(歐洲各地發病率也不一樣),最低則是東亞與南亞。從人種來看,黑人的攝護腺癌發病率最高,白種人其次,黃種人的攝護腺癌發病率最低。生活在本土的黃種人比移居北美地區者發病率低,但美國的數字較高也許是因為美國地區的偵測率提高了。

只有男性會罹患攝護腺癌,最常發生於50歲以上的人。在西方國家,攝護腺癌是男性第二常見的癌症,因而喪生的人數僅次於肺癌。然而許多攝護腺癌的患者終其一生沒有症狀,從未治療,死因也不是攝護腺癌。許多因素,包括基因和飲食,據信和攝護腺癌有關,但截至2006年為止,尚無法預防此一疾病。

攝護腺癌大多是在例行的健康檢查或抽血(如PSA) 篩檢發現的。有關攝護腺特異抗原(即PSA) 的準確性和效果目前在醫學上仍有一些疑慮,不過它仍然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攝護腺癌篩選工具。如果發現疑似攝護腺癌的個案時,應做切片檢查(取一小片前列腺組織,處理後用顯微鏡檢查)才能確立診斷。其他進一步檢查如X光、電腦斷層掃描和骨骼掃瞄等,有助於了解攝護腺癌是有否有外擴散。

早期的攝護腺癌大多沒有症狀,往往是在例行健康檢查發現PSA值升高,進一步追查才發現。然而有時攝護腺癌也會引起症狀,而且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的症狀很類似,包括頻尿、夜間多尿、排尿困難、尿流細小、血尿、排尿痛等。攝護腺癌也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礙,例如勃起困難、射精疼痛難耐。

較嚴重的攝護腺癌若侵犯身體其他部位,就可能引起相對應的症狀。其中骨痛最常見,多半發生在脊椎、骨盆或肋骨,只要是癌細胞轉移之處都可能會痛。承受重量的骨頭如脊椎若因癌細胞侵犯而變得脆弱,也可能造成骨折而壓迫到脊髓神經,造成下肢無力或大小便失禁。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攝護腺癌治療方式的比較

攝護腺癌是男性獨有的疾病,其治療的方式會因症狀不同而有所差別,比較常用到的方式包括有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冷凍治療、荷爾蒙治療及電腦刀治療等,每一種攝護腺癌治療方式,或多或少都可能會有一些後遺症,特別是在攝護腺癌治療後是否會引致性功能障礙及小便失禁的問題,是大部份男性朋友相當關心的話題。但不管是採用那一種攝護腺癌治療方式,都必需經過專科醫師的詳細評估後方可進行,才會得到比較理想的結果。

攝護腺手術切除治療,通常會用於早期攝護腺癌,或者是曾接受放射治療但效果不佳的攝護腺癌患者。最常用的手術方式是恥骨後前攝護腺切除術,主治醫師會從下腹部的切口進行切除攝護腺、精囊和鄰近之組織;另一種手術方式則是經會陰攝護腺根除術,其傷口會位於會陰部,也就是陰囊和肛門之間;據統計約有70%的攝護腺癌患者可藉由手術將攝護腺癌治療完成。

攝護腺根除術對於癌細胞範圍僅於攝護腺內的患者是相當適當的治療方式,然而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在所難免的會傷到一些神經組織,不多不少的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品質,手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小便失禁和性功能障礙;據統計大約有40%的攝護腺癌患者在手術後有小便失禁的情況,此通常是發生在打噴嚏、咳嗽或大笑的時候。

而性功能障礙則是指患者的陰莖無法勃起,或無法維持足夠的硬度,以致無法進行性行為。有這種情況的患者,其陰莖知覺大致上是正常的,受到刺激也能達到高潮,然而勃起和射精的功能卻很不理想。如果服用一些藥物如威而鋼(Viagra)、犀利士(Cialis)、樂威壯(Levitra)等,可能會使得患者的性功能恢復一些。若是患者非常在乎勃起功能,也可以考慮植入人工陰莖,以維持性生活的品質。如果患者的癌細胞侵犯的範圍很小,也可以用較小規模的攝護腺癌治療手術,設法減少神經的傷害,以避免小便失禁和性功能障礙。

攝護腺癌治療中的放射治療,是以集中的輻射線破壞攝護腺內的癌細胞,所謂的游離性輻射能破壞DNA的結構,使癌細胞無法持續增長(手機或電器產生的電磁波不會改變細胞內的分子結構,稱為非游離輻射)。而用於攝護腺癌的放射治療又可分為外部照射和近接治療。外部照射是用輻射源(如鈷-60)或直線加速器產生的輻射線對準攝護腺,並採用多個不同的入射角度來進行,以減少對皮膚和週邊組織的傷害。通常的做法都會先將總輻射劑量計算好之後,分成30-40個攝護腺癌治療治療療程,每天到治療室照射一段時間。近接治療則是將放射源的針或顆粒,依矩陣方式排列,置入攝護腺內,讓其在體內持續發揮治療攝護腺癌的效果。這方式所用的放射源較早前是用鐳,目前則多使用碘-125或鈀-133,用管狀的針在超音波監視下經由會陰部推入攝護腺,並永久留在體內。新式放射源的半衰期約60天,它釋出伽馬射線(γ-ray),是屬於穿透性低的,所以家屬不用耽心會被輻射線傷害。患者可以自由行動,不必天天上醫院報到。

攝護腺癌治療中的冷凍治療則較不具侵略性,也不需全身麻醉。冷凍治療的做法是從會陰皮膚插入一根金屬棒,以超音波導引伸到攝護腺,然後使用液態氮冷卻該金屬棒,將周圍組織冰凍於攝氏零下196度,它的原理是攝護腺細胞內的水若是結凍的話,細胞也就死了;與此同時,尿道會插入一支充滿溫液體的導尿管以免尿道結凍。冷凍治療可以減少排尿的問題,但是性功能障礙的可能則會提高到90%。如果冷凍治療是用來作為攝護腺癌的初期治療的話,其效果是不如切除手術或是放射治療的;但如果是用來治療放射治療後復發的癌症,則比根治式攝護腺切除術要來得好。

攝護腺癌治療中的荷爾蒙治療(Hormonal therapy),是運用內科或外科的方法,使攝護腺癌細胞無法獲得二氫睪固酮(DHT)、在攝護腺中產生的一種荷爾蒙、使大部份攝護腺癌細胞能夠生長與擴散。阻止二氫睪固酮(DHT),通常使得攝護腺癌停止生長甚至萎縮。然而荷爾蒙療法在攝護腺癌治療中比較少治癒的案例,原因是癌症最初對荷爾蒙療法有反應,但在一到二年以後,癌症對治療會產生抵抗性。因此荷爾蒙療法,通常用於已經擴散的攝護腺癌,或者用於某些作放射治療或手術的病人,幫助防止攝護腺癌的復發。

至於使用奇美醫院引進的高科技設備電腦刀(CyberKnife)攝護腺癌治療法,它先進的腫瘤掌控技術,可以與呼吸同步的精確定位腫瘤所在位置,在治療過程中大幅降低對正常的細胞及神經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所以在攝護腺癌治療後
大幅降低引起如勃起功能障礙、尿失禁等嚴重的後遺症,這可以讓攝護腺癌患者在相對舒適的環境及無後顧之憂的條件下進行攝護腺癌治療,加上療程較短,不需要住院,患者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因此用在攝護腺癌治療上是相當適合的。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兒童腦癌有可能是殺蟲劑導致的

兒童腦癌(腦瘤)的發生原因,目前在醫學上還沒有完全的解開,在一些腦癌病例的個案中,曾顯示遺傳基因在其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然而這些癌症的發生並不能完全歸咎於遺傳基因的關係,因為從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兒童腦癌(腦瘤)的發生,有可能是因為環境的因素,換句話說是嬰兒的父母親在其懷孕期的前後,曾暴露在不良的環境條件當中,而這種不良環境條件更直接指明跟殺蟲劑有關。

在這項跟兒童腦癌相關的研究中發現,在懷孕期前後,嬰兒的父母如果在居家或工作環境中使用殺蟲劑的話,嬰兒在出生後罹患腦癌的機率,會比沒有接觸到殺蟲劑環境的要高出一倍之多,因此研究人員認為殺蟲劑可能會增加兒童腦癌的罹患率;而另外的一些研究報告也顯示,有很多殺蟲劑的確會讓動物罹患癌症。

研究人員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嬰兒的父母暴露在殺蟲劑的環境中,會使得胎兒不管在受精之前,或者是在母體中的孕育,甚至是出生之後,其罹患癌症的風險都會大大增加。」在孕育的過程中,隨時都可能因為有不同的變化而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例如是基因的異變、免疫功能或者是荷爾蒙的變化。

研究人員特別提出建議,在懷孕期前後應儘量避免使用殺蟲劑,如果真的要用到的話,適當的防護措施是必需的,例如在施用殺蟲劑時應穿上防護的衣物,或者是在接觸過殺蟲劑後應立即洗手,這樣做的話,比起那些從來不做任何防護措施或者是偶爾才作防護的人來說,他們的嬰兒在出生後罹患腦癌的機率就明顯的降低很多。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千萬不可輕視肝炎症狀而導致肝癌

肝炎在台灣的發生率是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受到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感染,這數據遠高於世界肝炎聯盟在2008年時的統計資料,當時全世界的平均值為每十二個人有一人罹患肝炎,所以說,我們的數據是全球平均值的二倍,是非常驚人的。

肝炎肝硬化肝腫瘤乃至於肝癌這些肝臟疾病,它最可怕的地方是在初期並沒有任何特別或明顯的症狀,所以很難被發現,等到患者自已覺得不對勁時再去做身體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自已罹患了肝炎、肝硬化、肝腫瘤或肝癌這類肝臟疾病,往往已經是在比較嚴重的階段,在治療上也會比較困難。

肝癌在台灣的發生率其實是相當高,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十大死亡原因,癌症或惡性腫瘤多年來都高據首位,而其中在因肝癌致死的部份,男性的數據在第一位,而女性的數據則在第二位,這相信跟超高的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感染率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如果家放病史中曾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朋友,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要確實做好定期的健康檢查,以便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不管對自己及家人來說,都是相對的比較好。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攝護腺保養預防罹患攝護腺癌

根據攝護腺癌的研究報告顯示,在攝護腺癌患者中,約有10%是有家族病史的,而其中3%是與基因有關,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一等親之內的家人罹患攝護腺癌,其餘家族中的男性,最好在四十五歲後要做好攝護腺保養並排定每年的健康檢查,以便早日發現早日治療,以確保自身的健康。除了家族病史或基因的關係之外,另外的攝護腺癌致病原因,在於目前大環境的污染及日常的高油脂飲食習慣,這在我的另一篇文章「攝護腺癌與高油脂飲食」中有補充說明。

攝護腺癌在亞洲事實上不像在一些西方國家那麼普遍,例如香港男性的罹患攝護腺癌機率,大概只有瑞典男性的50%左右,如果是在一些受西化文化入侵較少的地區來說,例如中國大陸,其男性的罹患攝護腺癌機率數據,更是比西方國家低很多。

說到飲食習慣跟罹患攝護腺癌的關係,這跟動物性食品有很大的關聯,再進一步的可以說是跟西式的飲食習慣有關,例如牛奶、雞蛋、cheese、鮮奶油、牛油和肉類等,這些都是西式飲食中常見的食材,再加上豐含油脂的食用油,這些都會刺激了男性體內睪丸素之分泌,增加攝護腺細胞生長的速率而造成攝護腺肥大,進而癌細胞產生的機率。

要做好攝護腺保養以預防罹患攝護腺癌,首要的是調整飲食習慣。根據一些醫學上的研究,素食者及經常吃穀類、蔬菜及大豆類製品的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會比較低,其主要原因是這些食物的特點是脂肪含量很低,可以降低睪固酮之分泌,而且值物類食材也豐含天然的纖維,可協助將睪固酮排出體外;反之,食材中的肉類及蛋類等,其中並沒有任何的纖維成份,因此並無法協助將睪固酮排出體外,而睪固酮留在人體內,最後會再度被消化道吸收而進入血液之中,使其變得更加活躍,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

因此,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穀類、蔬菜及豆類製品等食物,讓體內睪固酮儘快排除,而蔬菜類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在抗癌的層面上也有一些作用;再加上避吃一些高油脂的食物,食用油則用得愈少愈好,減少體內產生睪固酮。在這樣全面性的保養攝護腺,對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應該是正面的。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脂肪肝與肝硬化的關係

肝硬化顧名思義是指肝臟變硬,跟正常的表面平滑及柔軟的肝臟有很大的差別。造成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先天性的新陳代謝異常、不當用藥、長期酗酒、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等,都有可能引發肝功能異常及肝硬化;還有一個原因要特別注意的是因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近年來國人飲食漸趨西化,且高油脂的飲食內容使得肥胖的人口越來越多,肥胖者的肝臟普遍來說也是充滿油脂的,這會直接影響到代謝功能,並進一步造成肝細胞炎症之反應,如果肝臟的情況沒有得到改善,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現象。

肝硬化之所以可怕,主要原因是它並沒有什麼早期症狀,肝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即使它有了狀況,但如果還能維持基本的運作時,肝臟並不會作出任何的警訊,直到透過體外的觸診或是肝功能檢查,被診斷出有肝硬化的情形時,通常都已經是很嚴重了。肝硬化在早期雖然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但進入後期時,則會出現如體重減輕、黃疸、腹漲、腹水等併發症,故有時候患者發現有這些症狀時,才去作身體檢查,始被證實是罹患肝硬化。

要避免肝硬化的發生,日常的飲食習慣必需要非常注意,要避開高油脂類的食物,減低得到脂肪肝的機會,再來是定期作身體檢查,如腹部超音波或腹腔鏡檢查等,並追蹤各種肝功能指數的變化,讓肝臟可以保持良好的狀態,扮演其重要的角色。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電腦刀(Cyberknife)治療腫瘤臨床適應症介紹

惡性腫瘤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之第一位,研究如何快速有效與兼顧病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生活品質,一直是醫界專家努力的目標,而電腦刀(Cyberknife)的發明,即為最先進抗癌治療腫瘤產品的典型代表,世界先進國家電腦刀使用已超過140台,有五萬多人接受過治療,結果相當理想。以下為電腦刀(Cyberknife)臨床適應症介紹:
  1. 顱內病變 Intracranial Lesions
    • 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 顱內惡性腫瘤 (Intracranial Malignant Tumors)
    • 顱內轉移性腫瘤 (Intracranial Metastatic Tumors)
    • 顱內良性腫瘤(Intracranial Benign Tumors)
    • 視神經旁腫瘤(Perioptic Tumors)
    • 聽神經瘤 (Acoustic Neuroma)
    • 垂體腺瘤 (Pituitary Adenoma)
    • 兒童腦瘤 (Pediatric Brain Tumors)
    • 顱內動靜脈畸形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 三叉神經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 群集性頭痛 (Cluster Headache)
    • 癲癇 (Epilepsy)
    • 精神障礙 (Psychiatric Disorders)

  2. 脊髓脊椎病變 Spinal Lesions
    • 脊髓惡性腫瘤 (Malignant Tumors of Spinal Cord)
    • 脊髓脊椎轉移性腫瘤 (Metastatic Tumors of Spine)
    • 脊髓良性腫瘤 (Benign Tumors of Spinal Cord)
    • 脊椎骨良性腫瘤 (Benign Tumors of Vertebrae)
    • 脊髓動靜脈畸形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of Spinal Cord)

  3. 頭頸部腫瘤 Head and Neck Tumors
    • 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ncer)

  4. 胸部腫瘤 Thoracic Tumors
    •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 (Earl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 放化療後復發肺癌 (Locally Failed Lung Cancer After Radiochemotherapy)
    • 肺門區肺癌 (Lung Cancer of Hilar Region)
    • 肺臟轉移性腫瘤 (Metastatic Lung Tumors)

  5. 腹部腫瘤 Abdominal Tumors
    • 肝臟原發性腫瘤 (Primary Tumors of Liver)
    • 肝臟轉移性腫瘤 (Metastatic Tumors of Liver)
    • 胰臟癌 (metastatic Tumors of Adrenal Gland)
    • 腎腫瘤 (Renal Tumors)
    • 腎上腺轉移瘤 (metastatic Tumors of Adrenal Gland)
    • 攝護腺腫瘤

奇美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客服留言

奇美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諮詢專線:(06)251-1288 或 (06)281-0030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電腦刀(CyberKnife)介紹

電腦刀(CyberKnife)是一台結合高科技的醫療設備,既精密又輕巧。電腦刀(CyberKnife)所操控的精準機械手臂,內含六百萬伏特直線加速器,它採用電腦立體定位導向技術,自動追蹤腫瘤目標,在先進的解剖結構影像導引下,無須使用侵入式頭架或體架,就可以精準地將放射線劑量投射至體內,在進行腫瘤治療癌症治療時誤差小於0.1公分。電腦刀(CyberKnife)設備中配有獨家專利唯一利用身體骨骼結構作為定位參考基準的目標定位系統,不需要使用侵入式頭框,能在腫瘤治療進行過程中持續偵測與追蹤腫瘤位置。

過去接受放射線治療來進行腫瘤治療或癌症治療的患者,不多不少都可能會出現嘔吐、食慾不振等不舒服情況,然而電腦刀(CyberKnife)放射手術的優點是精準度高,可將劑量由三度空間以1560個以上的方向投射至腫瘤細胞,在腫瘤患者病灶所接受的放射線總劑量不變,而正常組織所接受劑量減低的情況下,使得副作用大幅度減小,加上腫瘤治療過程相對的比較短,例如腦部腫瘤患者接受電腦刀(CyberKnife)放射手術治療,一次約二十分鐘至三十分鐘左右,之後可以先行回家休息,不需要辦理住院,這對於腫瘤患者及其家屬來說,都是非常好的。

電腦刀(CyberKnife)在腫瘤治療或癌症治療上並無特定的禁忌症,基本上包含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及轉移性腫瘤都可以使用,但仍需依個別患者的病情狀況,先由專業之電腦刀(CyberKnife)醫師團隊作評估後才能執行。目前較常被應用在治腫瘤療上的有顱內腫瘤、神經系統瘤(含三叉神經)、脊椎腫瘤、肺部腫瘤、肝腫瘤、胰臟腫瘤、攝護腺腫瘤、鼻咽部腫瘤等,尤其是臨床上被認定不能開刀、開刀有高風險、開刀後無法將腫瘤完全切除乾淨者,或不適合長期放射治療者,電腦刀的治療將是該腫瘤患者更佳的選擇。

研究如何快速有效與兼顧腫瘤患者治療過程的生活品質,一直是醫界專家努力的目標,而電腦刀(Cyberknife)的發明,即為最先進抗癌治療腫瘤產品的典型代表,世界先進國家電腦刀使用已超過140台,有五萬多人接受過治療,結果也相當理想。有鑑於此,台南奇美醫院特引進新型第四代電腦刀(CyberKnife),希望能夠造福癌症患者,得到更佳的腫瘤治療或癌症治療品質。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女性吸煙者得肺癌的機率會比較高?

根據瑞士一份醫學研究調查報告顯示,吸煙對女性健康可能具有更大的傷害性,而且女性吸煙者得到肺癌的機率也會比較高。這份由瑞士一家醫院針對683名肺癌患者,進行長達五年的肺癌治療病情觀察及記錄後做出來的結論,研究人員發現,女性吸煙者雖然吸煙量一般來說會比男性吸煙者少,然而這些吸煙的女性,她們罹患一種常見的腺性肺癌的機率,卻比男性吸煙者高,而且平均罹患肺癌的年齡也比男性吸煙者低。

據研究人員表示,女性對香煙中所含的致癌物質的抵抗力比男性弱,因此吸煙對女性造成的傷害會比較大,但這並不表示男性就可以放心吸煙,因為研究調查的結論只是相對性的,事實上香煙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傷害,是形成肺癌的一個主要原因。吸煙者除了本身受到傷害外,周圍的人也會因二手煙而受到威脅,所以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遠離它是最好的方法。

現代人生活忙碌及緊張,不管在工作上或家庭中都會產生很多的壓力,因此人們都想從不同的管道中尋求減壓,有些人會以運動的方式來進行減壓,例如跑步、游泳、瑜伽或登山等,也有些人會用靜坐或冥想,尋求心靈上的平靜,藉此舒解壓力,這些都是屬於相當健康的方式,也值得鼓勵;然而有些人卻用自我麻醉的方式來減壓,如吸煙及酗酒等,這些都是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傷害的行為,而且還很可能延伸出更大的後遺症,甚至賠上生命,是非常不值得的。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罹患胰臟癌與飲食習慣的關係

烤肉 BBQ 是國人很喜歡的活動,然而在享樂之餘,還必需有所警覺,因為根據國外的研究發現,如果經常食用燒烤到焦黑的肉品,得到胰臟癌的風險可能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達六成之譜。換句話說,不要使用燒烤或火烤這些烹調方式,就可以避免把肉品過度燒烤而變焦,這就是降低罹患胰臟癌的風險之直接做法。故烹調方式改用低溫烘焙或燉煮,是可行的變通方式。而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及水果,特別是含有豐富葉酸的蔬果,如深色的葉菜類及橘類水果等,也是預防及降低罹患胰臟癌風險的積極做法。

事實上飲食習慣真的是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除了上述的烹調方式外,食物的品質也是一個重點,如果在飲食方面偏好高油脂的食物,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無形中對胰臟來說是一種傷害,長期下來,罹患胰臟癌的風險也會提高。還有是抽煙及喝酒,也是被相信跟罹患胰臟癌有很大的關係。

想要活得健康,日常飲食必需非常注意,千萬不要因一時口腹之慾,到頭來卻是讓自己罹患癌症的風險大為提高。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積極治療可提升鼻咽癌存活率

鼻咽癌在台灣的罹患率,據統計約為年每十萬人當中會有六位左右會罹患鼻咽癌,這個鼻咽癌罹患率數據比起歐美國家都高出許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跟種族及飲食習慣有關。在華人的飲食習慣中,醃漬類食物佔的比例相當高,在眾多的醃漬類食物中,特別一提的是廣東人愛吃的鹹魚,鹹魚含有亞硝胺,亞硝胺已經被證明是一種致癌物質。

鼻咽癌患者通常會出現的症狀會有耳鳴、耳朵有悶塞感、聽覺障礙、單側鼻塞或鼻涕增多、頭頸部腫大及頭痛等,有時候也可能會出現流鼻血的現象,如果鼻咽腫瘤有侵犯到顱底的話,則可能會出現臉部知覺麻痺的情況。

鼻咽癌治療多會採用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大部份鼻咽癌患者經過適當的治療後,都可以返回工作崗位繼續工作,而日常作息亦不會受到影響;而鼻咽癌的5年存活率數據,跟其它頭頸部腫瘤的數據相比,是較為優勝的。根據統計數字顯示,鼻咽癌第一及第二期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90%,而第三及四期鼻咽癌的5年存活率,也有70%以上的水準。

如果有發現上述疑是鼻咽癌的症狀,建議馬上尋求專科醫師作詳細的檢查,釐清這些症狀的原因,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攝護腺癌與高油脂飲食

攝護腺癌的罹患風險有可能會隨著高油脂的飲食而增加,這是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發現,研究人員發現含有高飽和脂肪的食物,例如牛排、漢堡、乳酪、冰淇淋、沙拉醬及美奶滋等,有可能讓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增加兩到三倍之多。

該研究團隊在攝護腺肥大及非攝護腺肥大的男性之間作比較,他們取樣的第一組是有攝護腺肥大及食用大量的飽和脂肪食物的男性,第二組則是非攝護腺肥大及食用低飽和脂肪食物的男性,比較的結果發現飽和脂肪在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之間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攝護腺肥大及攝護腺癌一直都是中年以上男性的隱憂,但如果有注重日常的飲食習慣及內容,相信會對降低攝護腺肥大及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但假如攝護腺真的出了問題,一定要找專業的醫師來診斷,千萬不可亂吃成藥或偏方,這些都不會有幫助的。攝護腺癌如果是早期發現,用對攝護腺癌治療的方法,治癒率是相當高的。







詳閱全文...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吃零食與致癌風險

很多人喜歡吃零食,有些人甚至可以正餐不吃而以零食代替,然而,在大口大口的享受零食之餘,大部份人可能連想都沒有想過的一個事實,根據美國營養學家的研究,原來吃零食的致癌風險,可能會跟接受幅射的傷害很類似。

營養均衡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而營養均衡必需透過不同的食物中攝取,特別是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類的食物,它們大多含有人體每天需要的維生素如維生素C、E、B6、B12及葉酸等,這些維生素都有助於DNA的合成與修復,如果攝取不足的話,DNA就無法正常的功能,相對的致癌風險就會增加,例如胃癌、肺癌、子宮頸癌及脊椎腫瘤等。

維生素在人體中會不斷的流失,因此需要不斷的補充,而補充的來源除了食用營養補充品外,主要還是靠日常飲食中攝取。然而可惜的是,很多人因為生活忙碌,三餐不定時外更隨便亂吃,餅乾、薯條、泡麵或一些冷凍食品等,只要是方便的、快速的就可以了,但這類型的食物基本上維生素的含量都很低,根本不足以應付人體所需,有部份更可能含有致癌物質,長時間下來,一定會出問題的,致癌風險會增加不少。

因此,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再忙也要注意飲食習慣,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少吃零食,朝營養均衡的方向前進,否則賠上了健康,是無法挽回的,怎麼算都是不值得的。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電腦刀治療肝腫瘤案例分享

台南民眾六十七歲鍾先生是一位非常熱心好市民,為了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鍾先生一直都保持定期捐血的習慣,因此大家都認為鍾先生的身體是非常健康的。然而四年前一通來自捐血中心的電話,卻讓鍾先生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變化,電話裡的人員告知他最近一次所捐的血被化驗出呈現B型肝炎的反應,所以不能採用。

鍾先生當時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過了半年以後,他有一次因身體不適就醫,在經過進一步檢查後發現,他的肝臟有一個直徑三公分的肝腫瘤,而且更不幸的是因為該肝腫瘤的位置太過靠近血管,所以無法以開刀手術的方式來加以切除。當時的肝腫瘤主治醫師只好選擇利用酒精栓塞的肝腫瘤治療方式,將供給肝腫瘤營養的血管栓塞,但這種肝腫瘤治療方式對鍾先生來說並沒有幫助,因為在肝腫瘤治療後的三年間,肝腫瘤的體積非但沒有縮小,反而變大到九公分的直徑,並且造成肝臟的主動脈(即門脈血管)狹窄及出現肝硬化的現象。

為了治療肝腫瘤及肝硬化的病情,鍾先生再嘗試使用各種化學治療的藥物,但都無法有效的控制肝腫瘤及肝硬化的病情,而且更嚴重的是,這些化化學治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導致他的右側肢體劇痛及無法動彈,主治醫師最後只好放棄整個肝腫瘤治療療程,並遺憾的向鍾先生宣告只剩下3到6個月的生命。

雖然已經被醫生「宣告死期」,然而求生是人的本能,在今年的一月份,鍾先生轉到奇美醫院來就醫,在奇美醫院的專科醫師細心的診斷後,建議他可以使用剛引進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電腦刀」治療法,這種腫瘤治療方式的優點是手術精準度高,可將劑量由三度空間以1560個以上的方向投射至腫瘤細胞,在患者病灶所接受的放射線總劑量不變,且正常組織所接受劑量減低的情況下,所以其副作用較一般放射治療方式相對的減小許多。

在追蹤六週後發現肝腫瘤明顯縮小70%,計算腫瘤指數的胎兒蛋白數值也從30180降到57.8,已經快接近正常數值20了;在電腦刀治療二個多月後,他的HVB病毒指數也由481萬降至500。肝功能指數GOT、GPT亦分別由564及201降至64及54。現在他已回歸原本生活,並且積極配合後續治療與檢驗。而鐘先生的太太亦表示,她先生本來已開始交代遺言了,但因她先生接受了電腦刀的肝腫瘤治療,她的家庭由黑白變為彩色,她很希望電腦刀能讓更多患者受惠。

圖片:鍾先生與奇美醫院電腦刀中心的醫師合照

左:奇美電腦刀中心副主任(放腫科主任 - 林立青醫師)

中:接受電腦刀治療肝腫瘤後的鍾先生

右:奇美電腦刀中心主任(神經外科主任 - 張進宏醫師)



奇美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客服留言

奇美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諮詢專線:(06)251-1288 或 (06)281-0030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肝硬化、肝腫瘤及肝癌

肝硬化肝腫瘤肝癌發生的原因之一,以台灣目前的情況而言,有很大部份的肝硬化及肝癌患者,是源自於B型肝炎及C型肝炎的;而另一個引發肝硬化的原因是酒精,所謂酒精性肝硬化是因酗酒而引起的,例子有非常多,肝硬化如果不加以適當治療的話,會使得生活品質低落,最後還必須要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才有存活的機會。

肝硬化的診斷可透過如實驗室檢查、腹部超音波、放射線檢查、放射線核子掃描、腹腔鏡檢查法、肝生檢及全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等項目來進行。肝硬化同時亦可能引起一些併發症,例如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變、肝昏迷、肝腎症候群、腹水、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腎功能不全、肝細胞癌及菌血症等。

至於肝硬化的治療,藥物治療需視患者的情況來施予不同的藥物,而飲食治療則著重於食物質和量,例如當有有腹水的情況時,鹽份的攝取量要加以限制,每天不應多於5公克;有食道靜脈曲張的情況時,就應食質地偏軟的食物,硬的及粗糙的食物則應全面避免。

要預防肝硬化的發生,保持規律及簡單的生活方式為基本,不抽煙、不酗酒、不熬夜及保持適度運動,飲食上則要注意多攝取天然的食物及均衡的營養,只要願意,是不難做到的。「肝哪好,人生是彩色的,肝哪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可不是一句廣告詞而已,它可是一個真實情況的寫照!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腦瘤治療淺談

腦瘤治療一般來說會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但必要時也會加上用放射線治療或者是化學治療的方式來進行,其作用是加強及輔助性質。腦瘤治療手術原則上以全部切除為出發點,然而有些時候腦瘤生長的位置,是在腦部較深的地方或者是重要部位 (例如腦幹),又或者腦瘤的生長已覆蓋了一些重要的血管神經,致無法施以外科手術來完全摘除。

更有些腦瘤,它的生長形態是屬於潛伏滲透的,在手術切除的實務上是無法完全切除,這時候就需要進行放射線治療來輔助,或者是採用化學藥物治療的方式來進行治療,但比較可惜的是,到目前之止的數據顯示,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有些腦瘤如前述的生長在腦部較深的地方,而且周邊有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經,進行腦瘤治療手術時需要配合手術顯微鏡及其他精細的手術工具,以減少對其周圍的組織造成傷害及降低發生併發症的風險。對於較堅硬或者是多血管性的腦瘤,如果搭配雷射手術來進行的話,可以提升外科手術的結果。而對於體積小於四公分的腦部腫瘤,則可考慮如 X 光刀、伽瑪刀或電腦刀 (Cyberknife) 等治療方式。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肝硬化與喝酒的關係

肝硬化會因為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引起嗎?答案是肯定的。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生活習慣也受到若干程度的影響,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些舒解緊張及壓力的方式。有人會透過運動,讓身體出汗,讓壓力隨汗水釋出,又有人會用聽音樂的方式,藉由音樂的旋律讓心境平靜,消化內心的壓力;更有人會呼朋引伴,唱歌喝酒,用快樂的氣氛來掩蓋一切。

喝酒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做的事情,然而,事實上很多時候卻是「酒入愁腸愁更愁」,喝酒不止不能解決問題,喝酒不當反而會帶來更多的問題。酒精本身的熱量只比脂肪稍低而已,喝多了會影響很多體內的代謝功能的正常運作,其中包括脂肪的代謝,這表示會讓脂肪加速在體內囤積,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

除此之外,在喝酒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下酒小菜的食物,例如炸雞、洋芋片及花生等,這些都屬於高熱量及高油的食物,加上喝酒大多在較晚的時間,往往吃飽喝足就是倒頭大睡,食物在沒有完全被消化就睡覺,對身體是非常傷害,長期下來,保證會出問題。

長期飲酒過量的結果,除了會引致肥胖外,更會影響體內各重要器官的運作機能,例如大腦、神經系統、心臟及肝臟等。特別一提的是肝臟,喝酒會引致肝硬化,在醫學上有很多臨床病例,而肝硬化最後導致肝腫瘤肝癌的,更是多不勝數,千萬不可以等閒視之。

要保持身體的健康,活得輕鬆快樂,最基本的要求是有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加上適量的運動,這是很多人都知道但做不到的。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攝護腺癌會遺傳嗎?

攝護腺癌是男性的疾病,特別是上了年紀的男性朋友,不多不少都會受到攝護腺的問題所煩惱,差別只在於影響的程度大小而已。在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同時,受到攝護腺癌威脅的人步增加應屬正常的事;然而,令人訝異的是,根據醫學上的發現,攝護腺癌也有可能會遺傳,這實在是個令人震驚的訊息。

據一群瑞典科學家進行的一項長期醫學研究的顯示,攝護腺癌是屬於一種跟遺傳有關聯的疾病。這項研究的對象是高達五千多位曾罹患攝護腺癌的患者,在經過各種不同的實驗及分析比對後,得到一個結論是,假如攝護腺癌患者在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時的年紀是在七十歲以下時,其兒子會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則會比一般人提高約 2.5 倍;但如果攝護腺癌患者在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時的年紀是在七十歲以上的話,其兒子會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還,是會比一般人高出約 1.5 倍。還有一個更驚人的數據是,如果在家族近親中,同時有兩人以上有罹患攝護腺癌病史的話,家族中其他男性成員罹患攝護腺癌機率相較於一般人更有可能增加到 14 倍之多,故應特別注意,做好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是防範攝護腺癌的基本動作。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預防癌症,蔬菜水果做得到

癌症預防這個話題,在很多醫學上的研究報告都顯示,每天均衡的攝取蔬菜水果,其中的營養成份可以降低約百份之二十的罹患癌症 (例如鼻咽癌) 之風險,而在眾多的蔬菜水果中,有多種的預防癌症能力是比較突出的。

以梨子為例,從中醫的醫理上來說,梨子的作用可以清熱、化痰、生津、滋潤,在古時候即有很多中醫以梨子用在食道癌或胃癌的患者身上;而由於梨子本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B2、維生素 C 及胡蘿蔔素等,這些物質在防癌抗癌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因此,像鼻咽癌、喉癌、肺癌等癌症患者,食用梨子是合適的。

再以柑橘類水果為例,檸檬、橘子、柳橙及葡萄柚等,這幾種水果的共同點是它們都含有豐富的生物類黃酮成份,生物類黃酮的作用是可以提高人體某些器官如皮膚、肺臟、腸胃道和肝臟中某些酶的活力,從而協助把脂溶性的致癌物質轉化成水溶性,水溶性的物質因其不容易被身體吸收,故大部份可以排出體外;另一方面,生物類黃酮還可以提升人體對被認為很重要的抗癌物質-維生素 C 的吸收率,維生素 C 的功能是可以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並阻止較強致的癌物質如亞硝胺的形成,因此它對防治消化道的癌症有一定程度的作用。曾有一份相關的研究顯示,每天平均食用一個柑橘類水果的人,罹患胰胰臟癌的危險機率會比每週食用少於一個的人低約 30% 左右。

又例如蘋果,蘋果含有有一種相當好的成分「多酚」,多酚的作用是可以抑制癌細胞的增長,研究人員亦發現,蘋果多酚可以降低結腸癌的發病機率,從使用老鼠作為動物實驗上的證實,蘋果多酚在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品質方面,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草莓,草莓在眾多的抗癌水果中,其作用算是比較突出的,在新鮮的草莓中,它含有一種相當有趣的鞣酸物質,它會在人體內形成類似抗毒的功能,可以降低癌細胞的生成機率;除此之外,草莓亦含有一種胺類物質,對預防血液類疾病如白血病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凡事過與不及都不好,雖然很多水果有不錯的抗癌作用,然而在食用的時候,還是需要根有適當的選擇及搭配。例如草莓,它是屬於偏酸的水果,攝取過量反而會引起胃腸不適,患有消化系統癌症的病人,食用時更應特別注意;除此之外,草莓也含有相當多的草酸鈣成份,對於患有尿道結石或腎臟功能不好的病人來說,攝取過量可能會對病情有負面的影響,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吸煙是肺癌成因的新發現

吸煙是肺癌成因的一種,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從之前醫學上的研究及報告顯示,香煙中的致癌成份並不完全清楚,經過科學家們的努力,近日終於有新的發現並提出成果。根據這份有關香煙致癌的研究報告顯示,煙草中的兩種尼古丁衍生物 NNAL 和 Cotinine,就是導致肺癌的香煙成份。

科學家在研究的過程中,採集了一些吸煙者的尿液樣本進行實驗,發現其中的 NNAL 濃度高者,其罹患肺癌的風險是濃度低者的一倍;另一方面,尿液樣本的 Cotinine 濃度高者,其罹患肺癌的風險更是濃度低者的七倍之多。

這些新的發現可以用來說明為什麼有一些吸煙者會得到肺癌而有些人卻不會,事實上這些致癌物質在香煙燃燒時所釋出的煙霧中佔有約 60% 的比率,因此,越是能夠精確地掌握住那些致癌物質,就可以更有效的預防因吸煙而導致的肺癌發生。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肺癌患者年輕化的問題令人擔憂

肺癌這個原來是屬於年紀較長人仕的疾病,目前正在悄悄地進行「年輕化」。在很多臨床上的案例來看,曾有最年輕的肺癌患者年紀只有二十多歲,而根據這些年輕的肺癌患者的背景資料來追蹤,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被認為是造成肺癌患者年輕化的主要肺癌成因

由於近年來的全球不景氣,造成失業人口大增,很多年輕人都會有畢業等於失業的感受,在前路茫茫及壓力增加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人會以麻醉自己的方式來過日子,因此吸煙、酗酒的人口就也跟著上升。

吸煙及酗酒都是對身體有害的不良習慣,很多人都知道,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的是,心情在不同的狀態下,對吸煙及酗酒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根據醫學上的臨床觀察,假如人們在心情比較舒暢的狀態時抽煙及喝酒,身體的主要器官如心臟、肝臟、脾臟及肺部等會比較積極地工作,幫助身體進行免疫功能的調節,也就是說,傷害會相對的減低一些,但這並不是鼓勵年輕人在心情輕鬆愉快時就可以吸煙及酗酒;反之,假如人們在心情比較不舒暢或不開心的狀態下抽煙及喝酒的話,上述身體的主要內臟器官就會全部作出比較消極的反應,在它們「抗議」的情況下,煙酒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就會直接侵害到我們身體的健康。

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本原則,不吸煙、不酗酒,加上每天適當的運動,以及定做肺部的健康檢查或肺癌篩檢,都是防止患罹肺癌的方法。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肝癌新聞快訊 - 樹莓

根據一項關於肝癌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水果樹莓可明顯抑制肝癌細胞係的增殖能力,使肝癌細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 的表現減弱,並使抑癌基因野生 p53 的表現增強。進行這項研究的劉明博士,是在 2000 年赴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研修深造期間,嘗試將樹莓中的鞣化酸與肝癌細胞混合培養,發現樹莓中的鞣化酸能顯著抑制肝癌細胞的生長。近年來,他從醫學、營養學等角度開展了「樹莓預防及抑制肝癌機制的研究」,得到很多具有高度參考性的資訊。

相關報導詳細報導原文,請參考這裡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肺癌治療新契機

肺癌治療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新的發現,因為據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理事長潘子明發表的研究指出,以老鼠作為實驗對象並餵食紅麴米或紅麴萃取物之後,其體內的肺癌細胞,大小竟然縮小了一半,這表示紅麴這種物料,本身可能含有某種的抗癌或者是抑制癌細胞發展的成份,值得再作進一步的研究。

紅麴這種物料在近幾年中受到相當大的重視,主要原因是紅麴本身為傳統降血脂的中藥材,大部份中醫師會把它用於降血壓及膽固醇,而近年還有其他的紅麴相關研究也指出,紅麴的某種成份的確具有抑制腫瘤和癌細胞活性的功用,讓很多人抱有希望。

雖然紅麴作為抗癌的物料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及開發,但在現階段人人聞癌色變及商人強力促銷的情況下,紅麴的相關產品早已在市場大賣,創造出相當的市場規模,然而,這眾多的產品中,可說是良莠不齊,是否真的有預期的功能,或者產品本身的質量是否安全,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不是很清楚,期待科學家們再加把勁,可以早日解開紅麴抗癌的相關疑問,讓大眾能夠更清楚明白相關產品,免於盲從。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腦瘤治療新發現

腦瘤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腫瘤,腦瘤的部份症狀例如頭痛、嘔吐這些,其實跟一般的流行性感冒有一點類似,很容易被忽略掉,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話,是有可能被誤判的。

腦瘤這個癌症類別,一直都是醫學上研究的重點,而近日有來自國外的消息指出,科學家在研究腦瘤治療上有新的突破,他們發現其中一種化合物,如果加以適當的修改的話,是可以用於治療腦瘤的病情上的,這確實是一個重大的發現。

雖然接下來仍然有很多研究及實驗需要進行,但這已經燃起很多人的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治療腦瘤對醫生來說就可以更得心應手了。

腦瘤症狀介紹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攝護腺癌與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癌 (或稱前列腺癌)對於男性朋友來說可謂是揮之不去的夢魘,特別是年紀到了五十歲的朋友,攝護腺都不多不少有一些肥大的問題,差別只在於程度不同而已。攝護腺出問題的最大困擾是影響到排尿的情況,由於攝護腺是位於膀胱出口處及包圍著尿道,因此當攝護腺肥大的問題發生時,就會出現如排尿遲緩或者是出尿的力量變小,另外還有尿後餘滴的問題,好像水龍頭關不緊的情況,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會出現小便解不出來及血尿的情況,而這也是攝護腺癌的徵狀之一。

攝護腺癌引起的原因,目前在醫學上還不是完全清楚,但根據一些研究的結果顯示,可能是跟遺傳因素有關,也就是說如果家族中有攝護腺癌的病史的話,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會高,而在荷爾蒙方面,由於攝護腺需要雄性激素來維持,因此如果有睪丸發育不良的男性朋友,發生攝護腺癌的機率也會相對的比較高;另外在個人飲食習慣及生活環境上,高脂肪含量的食物是被相信跟攝護腺癌的發生有直接的關係,而性生活的對象人數較多的人仕,因為得到性病機率會相對的提高,而會導致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大增。

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雖然是大部份上了年紀的男性朋友要去面對的,然而,攝護腺肥大其實大部份可以透過適當的治療方法來治癒,重點是如果自已發覺有排尿上的問題,千萬要趕快找專業的醫務人員來診斷,找出問題所在,再施以遉適當的治療,免得拖延而導致可能發生的攝護腺癌,那就非常不值得了。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肺癌不一定是抽煙引起的

肺癌是因為抽煙所致,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抽煙會引致肺癌,這已經得到醫學上的證實,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肺癌的成因除了抽煙外,還有其他可能引致肺癌的原因,有實際的病例是,一位從不抽煙且家中沒有抽煙人口的女性,竟然不幸的患上肺癌,這讓人感到非常意外。

這位肺癌患者在醫務人的詢問後,發現她及家人雖然沒有抽煙的習慣,但是她的主要職務是家庭主婦,每天都要煮飯燒菜,因此長期曝露在油煙的環境下,加上其廚房的通風條件亦並不理想,所以在長期吸入這些油煙的情況下,其實就跟抽煙一樣,肺部會累積大量的沉積物,最後引致肺癌。

肺癌的成因除了抽煙及廚房的抽煙外,其他的如二手煙或者是肺結核的患者,都可能會引致肺癌;而在工作場所方面,在空氣汙染或通風不良環境下工作的,例如煤礦工人、石綿工作者、或者是在大量廢氣排放的環境下工作的朋友,這些都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工作上必要的防護措施,一定要確實的執行,才可以減少工作傷害,保障自身的安全。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胰臟癌的高危險群

胰臟癌在這幾年間有上升的趨勢,以目前醫學上的實證,引起胰臟癌的因素有相當多,例如年紀老化、男性比率高於女性,特別是有抽煙習慣的男性,其患上胰臟癌的機率更比一般人高出許多;至於人種方面,亞洲人口相對於歐美人仕而言,得到胰臟癌的機率則會比較低。

如果家族史中有人曾罹患胰臟癌的話,也是處於胰臟癌的高危險群之中,由於遺傳的影響,其機率約為一般的十倍左右,更有研究指出,遺傳性胰臟炎的患者發生胰臟癌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三十倍至五十倍之高,是相當可怕的。

胰臟癌與飲食習慣的關係,嗜食肉類及少吃蔬菜水果的人,也比較容易得到胰臟癌,而對碳烤食物有偏好的人更應該要注意,由於碳烤食物在火烤的過程中,特別容易產生致癌的物質,其影可能更不止於胰臟癌,建議食用這類食物的頻率要儘量降低。

如果你是屬於胰臟癌高危險群的話,除了一些不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需要立刻改善外,定期作身體建康檢查也是預防的方法之一,如果能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攝護腺癌的檢測

攝護腺癌的檢測通常是採用 PSA 血液檢測,PSA 血液檢測的全名是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中文名稱是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測,它是一種針對攝護腺細胞所釋放出來的蛋白質進行濃度的檢測,這個過程以可找出癌細胞,而在某些情況下,受檢者還須要要進一步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實判斷是否有無腫瘤組織存在體內。

PSA 血液檢測到底是好是不好或者準不準確,在醫界已經有一段很長時間的爭辯,其原因多數惡性腫瘤生長的速度比較慢,不會形成威脅,就算是腫瘤生長速度比較快,在被診斷出罹患癌症時也可能為時已晚了。

話雖如此,但專科醫師仍建議不宜完全排除 PSA 血液檢測的功用,如果能夠搭配肛門指診來進行的話,應該是會比較理想的。

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預防攝護腺癌應注意自已的體重,少吃高油脂及高熱量的食物,避免肥胖;如果家放史中有人曾罹患攝護腺癌,更應提早作定期的身體檢查,最理想是四十歲以上要每年檢查,如果在檢查中真的不幸發現罹患攝護腺癌,也可以及早治療。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肺癌真的很可怕

肺癌 - 一個可怕的名字,肺癌連續4年高居台灣癌症死因之首,根據統計,約有八成的肺癌患者,在被診斷確定是患上肺癌時,肺癌的病情其實都已到晚期,且平均存活都不到一年,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話,應該可以大幅提升存活率。

肺癌的患者大多數是吸菸者或有肺癌家族史,尤其是以女性及有肺結核病史者,罹患率更是比一般人高出許多,這類高危險群人仕,除了要定期作身體檢查外,更應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及適量的運動,最重要的一點是,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更應立即改善,才是最佳的預防辦法。

肺癌治療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誰是癌症製造者?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目前台灣的小胖子人數又比去年增加,平均每三個孩子,就有一個是小胖子,會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不均衡,小朋友們每天都攝取大量高熱量的垃圾食物,又不吃蔬菜水果,再加上缺乏運動,家長們實在是有一定程度的責任存在。

肥胖會引起許多疾病,例如糖尿病及癌症,這兩種病症已高据國人死亡排行榜的前面,在癌症的比例上,乳癌、大腸癌、攝護腺癌胰臟癌的比例會比較高,因此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 詳閱全文...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認識肝癌

肝癌是指發生於肝臟的癌症。從它的引發情況來說,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大類,例如如果是肝臟內的細胞所引發的癌病,會分類「原發性肝癌」;如果是從肝外的癌細胞透過血液或其他途徑擴散至肝臟的話,,會分類「轉移性肝癌」;而原發性肝癌根據病發部位不同,可以一再區分為「肝細胞癌」及「膽管細胞癌」。在原發性肝癌中,有約百分之九十五的比率屬於肝細胞癌,所以,一般所講的肝癌都專指肝細胞癌。

引致肝癌的原因有很多,在形成癌症前大部份患者都會經過下列的一些症狀,例如:

* 原發性肝癌
* B型肝炎
* C型肝炎
* 酒精性肝炎
* 肝硬化
* 鐵質沉積症
* 黃麴毒素

肝癌治療的方法,以目前的醫術及科技來說,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 外科切除手術:不適用於肝硬化患者
* 藥物注射法
* 局部加熱法
* 低溫冷凍法:例如:經皮酒精注射療法等
* 高頻燒灼術
* 經導管動脈栓塞療法
* 標靶藥物治療+導引螺旋刀
* 數位影像導航電腦刀 CyberKnife Robotic Radiosurge:目前的最新科技設備

正常謂預防勝於治療,規律的生活模式,均衡的飲食習慣,加上適當的運動量,是預防疾病的最基本條件;平常也應該作定期的身體檢查,及早發展,可以及早治療。
詳閱全文...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什麼是癌症?

癌症,或稱之為惡性腫瘤,為一種疾病的名稱。醫學上研究指出癌症是由控制細胞生長增殖機制的失常而引起。癌細胞除了生長失控外,還會局部侵入週遭正常組織(浸潤,invasion)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它部份(遠端轉移)。

癌症有許多類型,而病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癌細胞所在部位以及惡性生長的程度,以及是否發生遠端轉移。醫生可以根據受檢查者的活體組織切片或經手術取得的組織,甚至是生物標記的含量做出診斷。多數癌症根據其類型、所處的部位和發展的階段可以治療甚至治癒。一旦診斷確定,癌症通常以結合手術、化療和放射療法的方式進行治療。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開發出許多針對特定類型癌症的藥物或設備,也增進治療上的效果。如果癌症未經治療,通常最終結果將導致死亡。

癌細胞持續生長而不受外在訊息調控,可能是原本失活的原癌基因被激活,將細胞導入到癌變狀態,但主要還是因為一些與控制細胞分裂有關的蛋白質出現異常。導致這種局面,既可能是為該蛋白編碼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因突變而出現了損傷,轉譯而出的蛋白質因此也出現錯誤。要將一個正常細胞轉化成一個惡性腫瘤細胞需要許多突變發生,或是基因轉譯為蛋白質的過程受到干擾。

引起基因突變的物質被稱為致癌物質,又以其造成基因損傷的方式可分為化學性致癌物與物理性致癌物。例如接觸放射性物質,或是一些環境因子,例如,香煙、輻射、酒精。還有一些病毒可將本身的基因插入細胞的基因裡中,激活癌基因。但突變也會自然產生,所以即使避免接觸上述的致癌因子,仍然無法完全預防癌症的產生。發生在生殖細胞的突變有可能傳至下一代。

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產生癌症,由於去氧核糖核酸的損傷會隨著年齡而累積增加,年紀越大得到癌症的機會也隨之增加。美國每年逝世的5個人當中有一人是因癌症致死,這一數字在世界範圍則是十萬分之一百到三百五十。癌症在已開發國家中已成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詳閱全文...